在農業生產里,天氣對農作物影響巨大,從播種到收獲,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好氣候。但以前靠經驗和簡單天氣預報,已經跟不上現在精細農業的發展了。這時候,農業小氣候自動氣象站就成了農業管理的好幫手。
大田作物種植
種小麥、玉米這些大田作物時,氣象站能實時監測氣溫、濕度、光照和風速。像小麥灌漿期,對溫濕度要求高。有了氣象站數據,農戶能知道田間情況,及時澆水、噴水降溫,給小麥創造好環境。
設施農業
蔬菜大棚、花卉溫室這些設施農業,更離不開氣象站。大棚里環境封閉,得精細調控。氣象站能監測棚內溫度、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。冬天種反季節蔬菜,溫度低會凍壞蔬菜,氣象站一監測到溫度低,就發警報,農戶就能趕緊開加熱設備。還能根據二氧化碳濃度,合理通風或增施氣肥,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,病蟲害也會變少。
果園管理
果園里,不同果樹不同生長階段對氣象條件需求不一樣。以蘋果園為例,花期時,低溫大風影響授粉,氣象站能提前監測,果農就能提前熏煙防寒、搭防風網。果實膨大期,氣象站幫果農合理調整管理措施,提高蘋果品質和產量。
科學決策,精準種植
氣象站提供準確氣象數據,農戶能根據數據選合適時間播種、施肥、灌溉、防治病蟲害。比如知道要下雨,就提前施肥,讓肥料更好被吸收。還能根據溫濕度預測病蟲害,提前防治,少用農藥。
降低災害損失
暴雨、干旱、霜凍這些極端天氣對農業危害大。氣象站能實時監測,災害前發預警,農戶能提前疏通排水、給作物保溫,減少損失。
助力可持續發展
氣象站幫農戶合理利用資源,比如根據濕度控制灌溉水量,避免浪費;根據光照調種植密度,提高光能利用率。既提高效益,又保護環境。
農業小氣候自動氣象站的安裝和維護成本總體來說不算高。多數氣象站的傳感器較為耐用,只要不是處于極端惡劣環境,正常使用情況下,數年都無需更換。若設備出現故障,一些小問題,如線路松動、簡單軟件故障等,經過簡單培訓,農戶自己就能解決。考慮到其為農業生產帶來的增產、防災等顯著效益,這點成本投入是非常值得的。
